科学研究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自律和百折不挠
——专访我校2008届校友、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江超
校友简介:
王江超,陕西咸阳人,1983年出生,工学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考入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焊接专业硕士研究生,2008年顺利毕业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博士。2009年获得留学基金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项目资助,赴日本大阪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高新船舶及海洋装备先进制造的研究。2013年赴加拿大 Carleton大学做博士后,开展高质高效高精度制造过程中的力学问题模拟分析研究。2015年全职回国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人才计划,2017年入选湖北省“青年科技晨光计划”。
2017年1月,《关于公布2016年湖北省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结果的通知》发文,“湖北省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经评审委员会的认真评审和有关单位、部门的严格核实,湖北省科协将55名入选者名单予以公布,我校2008届校友,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江超赫然在列,成功入选。“80后”王江超自2015年回国后在科研上屡屡实现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不仅破格晋升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还在2016年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人才计划。这次利用王江超去无锡702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参加2017年船舶工艺力学年会空闲间隙,校友会对他进行一个短暂的采访,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和体会。
“忆青葱岁月,最不舍的是江科大”
2005年,王江超考入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焊接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校的焊接专业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第二名,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近年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300余项,累计科研到款经费超亿元;获得国家专利3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读研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令他难忘的是材料学院指导老师周方明教授。和蔼可亲、严谨认真的周方明教授见证了他的成长过程,不仅在学业上督促和鼓励,还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特别是2008年的冬天,那年一场旷日持久的大雪降临在神州大地上,东北、华北、东南、西南……大雪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还影响了即将来临的春节透出的浓浓的乡情。由于大雪灾的阻隔,王江超过年无法回家,身在学校,心系家乡,也无法安心做论文。周方明教授知道这一情况后及时和他谈心,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看你在专业上还能前进一步,与其在这里焦虑不安,不如沉下心来考博。”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如何实现呢?所有梦想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王江超决定致力于焊接专业研究,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备考的日子总是枯燥和艰难的,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坚持自己的初心。
“科学研究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自律和百折不挠”
人生没有捷径,成功绝非偶然,毕业是人生新的起点。2008年,王江超以高分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2009年获得留学基金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的项目资助,赴日本大阪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师从世界著名计算焊接力学教授 Prof Murakawa Hidekazu攻读博士学位,从事高新船舶及海洋装备先进制造的研究。2013年,收到计算焊接力学奠基人之一的加拿大 Carleton大学 Prof John. A Goldak的邀请,加入其团队作为博士后,开展高质高效高精度制造过程中的力学问题模拟分析研究。
民国朱自清先生曾在一首诗中写到“摆脱掉纠缠,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一定要说成功有捷径,长期不懈的奋斗就是成功最大的捷径。王江超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我们从您的求学经历知道科研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那么是什么让你坚持到底?请您谈一谈。”记者问道。
“事实上,我认为科学研究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自律和百折不挠。做研究首先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自律,做研究是孤单的,没有人会去监督你,这时候你的状态和想法决定研究的深入程度,要学会自律。这就是古人说的慎独;第三,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主动放弃了。”王江超说。
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最容易保持兴趣的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
“我怀着教书育人,助力成才的心,努力激发每一个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2011年,王江超在ISOPE国际大会上,会议论文《investigation of buckling deformation of thin plate structures》,因在焊接失稳变形方面的重要贡献被授予Best Student Paper Award。2013年,期刊论文《Reduction of welding deformation for an improved assembly process for hatch coaming production》,因其较高的理论和生产应用价值被美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SNAME评为年度Significant Paper。迄今,共发表期刊和会议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1篇,总引用率200余次;其中,在专业顶级期刊《Marine Structures》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且每篇论文都被该期刊评为Most Downloaded Paper;并且是相关学术期刊(《Marine Structures》,《Material and Design》,《Journa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Thin-Walled Structures》)的审稿人。同时,还是日本焊接学会,日本关西造船学会会员,阪大庚子造船会成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员,以及加拿大和美国焊接学会(AWS)的会员。
“人每走一步,只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这个里程碑不管再好,也过去了,我应该把下一步走得更扎实。2015年学成归国后,我顺利进入华中科技大学任教,开始教书育人的生活。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是我的思考。”王江超高兴地说。当前王江超不仅带硕士生,还带博士生,年纪轻轻的他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他主动承担本科专业课程,使学生开拓视野,并培养科学素养;立足专业,注重创新,树立学生求知探索的精神;以国家需求、行业发展及丰富有趣的研究内容,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类集体活动,丰富教师和学生的业余生活。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我怀着教书育人、助力成才的心,努力激发每一个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王江超说。对于学弟学妹,现在社会比较浮躁,他希望同学们能摆正心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同时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相信假以时日,必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