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走在船舶机电技术的前沿
——记我校1993届校友何江华
作者:记者 杜伟伟
简历:何江华,男,1972年5月出生,重庆万州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工程师。1993年7月江苏科技大学热动力机械专业毕业后分配至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现任该公司LNG副总建造师兼总装二部部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船希望奖”、“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船舶工业公司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07-2009年度上海市劳模”、“中船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何江华于1989年考入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系,就读热动力机械专业。他说,大学四年所奠定的厚实专业知识基础和耳濡目染的教师敬业精神,让他受益至今。
忆读书时代,他很感激那些兢兢业业、勤勉踏实的老师们,尤为深刻的是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张玉虎。当年,毕业设计的选题他选择了跟自己专业不太密切的偏向电气自动化方向的“柴油机监控”,整整两个月的毕业设计期间,张老师一直耐心帮助他,鼓励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每天晚上还陪着他一起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对于这段经历,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何江华依然铭刻于心。他说,当年的船院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是教会了我如何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1993年,何江华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分配至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他主动从船厂基层做起,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积淀,“十年磨一剑”,最终由一名普通船舶轮机工艺员成长为一名在船舶机电系统调试领域极具专业素养并且精于统筹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曾先后参与或主管了27000吨运木船、70000吨散货轮、1714TEU船、4100TEU船、5618TEU船、LNG船等一系列公司重点船舶的建造。
时至今日,何江华在沪东船厂工作整整二十年。他说,刚进沪东船厂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就高高在上,而是主动要求跟一线工人一起干又脏又累的活儿,深入了解船舶建造现场,学习并熟悉每个工种。他笑称,实习的一年里他一直是厂里衣服最脏的一个。
肯吃苦、喜钻研的他在满实习一年后,进入原机电车间技术组任轮机技术员并很快成长为一名船舶轮机方面的技术尖子。何江华深知,作为一名出色的技术员,并不能满足于自身狭小领域的技术,还要全面掌握船舶建造的全部技术。1995年、1999年,他两次作为公司的质量保证工程师为交付的商品船保驾,这是何江华极好的锻炼机会,辛苦自不必说,他开玩笑说,如果想减肥,这是有效的方式。
对何江华而言,每次努力付出后获得的能力提升才真正令他满足和欣喜。2000年,公司决定进军LNG(液化天然气)船建造领域。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建造,科技含量和技术要求非常高,此前国内还没有一家船厂具备此项目的建造能力。时任制造部主任助理的何江华主持建造模拟舱。面对这项进军高端造船技术领域的挑战,他科学严谨地落实各项生产、技术、计划、设备、质量等工作,保证了该模拟舱顺利完成建造,并一举获得了法国GTT等公司的认可证书,使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具备LNG船建造能力的厂家,为公司在广东LNG项目招标中一举中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4年开始,何江华参与并完成了国内前六艘LNG船的建造工作。他还凭借其良好的英语会话能力,积极与外方船东、船级社、专利公司代表沟通,以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精神,赢得了各方信任。
建造LNG船的点点滴滴,何江华至今难以忘怀。当时有一条船的设计图纸是从法国人手上购买,设计风格浪漫而不实用,他决定修改图纸,立刻遭到了英国船东的强烈反对。船东认为法国设计师的水平高超,中国没有能力修改。何江华非常执拗,他一遍遍查对,指出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并给出了充足的理由,最终说服了船东同意修改。建造后期,进入机舱区域进行高温蒸汽管系统冲洗调试阶段,因为高危险性,船上所有的人员都撤离了,就留下了船东、两个开阀工人和他自己四个人。何江华说,他对自己的设计充满信心。连续两个月里,他每天晚上加班到半夜,船东终于撑不住回法国休假去了,他一个人坚持调试,直到完美收工。船东结束假期回到中国,惊讶地发现调试已经提前一个月结束,难以置信,连连称赞。
作为江科大的校友,他真诚希望母校蒸蒸日上,更诚挚希望科大学子勤奋学习,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要踏实,不怕苦,最终成为社会有用之才。